首页

调教之家

时间:2025-05-26 05:48:49 作者:2025长春马拉松规模扩容 3.5万跑友参与竞逐 浏览量:85487

  3月12日,2024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从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到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从新能源汽车成高频词到首次写入商业航天……当“大会时间”转为“行动时间”,如何理解这些经济关键词,将指导方向转化为具体动作?看看统一战线力量,都提出了哪些行动建议。

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智能飞行汽车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陈楚红摄)

  关键词1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两会期间耀眼的“C位”热词。

  农工党中央提出以大力推进新材料创新发展为具体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建议中,几种关键材料被着重提及,包括:加速国内急需高温合金、纳米合金等高性能基础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加速钙钛矿电池等高效新能源材料迭代;加速非粮生物基新材料替代塑料等研发应用。

  过去一年里,从ChatGPT到Sora,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以大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都离不开——算力,这个重要“引擎”。

  如何夯实算力底座,赋能新质生产力?今年,民建中央建议,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建设,提升跨区域算力水平,聚焦数字、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与算力融合发展。同时,还要强化能源布局联动,加强数据中心和电力网一体化设计,建立西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向数据中心供电。

  九三学社社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结合大模型安全问题提出,目前我国大中小型单位数字安全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应该改变传统安全堆砌产品的模式,以“安全即服务”的理念建设国家级、行业级、城市级“安全云”作为“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集中数字安全能力,以云服务的方式输出安全效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体系性安全保障。

  关键词2新型消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促进消费是致公党中央近年来的调研重点。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徐晓兰围绕“培育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的主题进行大会发言,建议打造“供”“需”“促”协同发展的消费共同体,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发言中提到,占我国总人口的19%的“Z世代”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可以发展定制消费品和时尚消费,开展音乐节、艺术街区等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鼓励国潮风与非遗产品、老字号相结合,加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宣传,为激发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提供契机。

  民盟盟员、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韩谦认为,面对新的消费需求,如何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和项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两会期间,他建议针对文旅资源分散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依托燕山—太行山、长城、大运河、滨海湿地、坝上地区等特色资源,通过跨区域合作、跨市县整合实现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游客对跨区域特色旅游线路的需要。

  关键词3民营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民营经济,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国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民进中央提出,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进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建议指出,要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加快清理各类隐性门槛,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地,保障竞争性领域的公平性。同时,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在文化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大投入。

  民革中央提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并建议推广政策适应调整期制度;细化市场监管等裁量基准;健全失信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司法与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制度。

  民建中央今年针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工作提出建议,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出台后,立即配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的“立改废释”工作,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效用,保证相关规定的落地,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4新能源汽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汽车”,与往年相比,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频率提高。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窗口。民建中央提出,要针对当下面临的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如何助力车企出海成为建议重点。

  建议指出,推动与欧盟等标准合作、互认,同时加强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输出;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建立完善专门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措施和服务机制;推动低成本陆运方式,打造国际化物流运输平台,推动海外仓布局;支持电池、材料、海外营销和售后运维等企业随整车“出海”,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台盟中央建议提升新能源汽车海运安全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着眼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交通运输全球治理,针对目前国际公约缺少滚装船舶运输电动汽车的防火附加要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防范电动汽车海上运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和国内法规。

  关键词5银发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解决适老化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农工党中央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其中,针对农村养老,建议支持建好村级互助互济养老服务中心,创新乡村共济、共管共帮共治模式,通过个人出一点、村集体贴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形式发展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式养老。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秘书长金永伟提出,打通老年文旅消费堵点,促进银发经济更好发展。比如文旅消费场所除节假日和场馆接待人数饱和的情况外,有序取消线上预约制度,设置老年游客专门入场通道,6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或社保卡“一证(一卡)通行”,打破“数字门槛”。(完)(《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报道)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我国推出未来三年政府采购重点改革任务路线图

四川雅江3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 刘忠俊 吕杨)记者20日从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获悉,截至当日12时,雅江县森林火灾火场仍有断续火线,上千名救援人员仍在紧张扑救,共有7架直升机开展空中巡逻和吊桶作业。

河北张家口:指尖生花 花丝镶嵌展“非遗”之美

五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系统。国铁集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要素全过程管控。建立健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双段长”、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深化铁路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以来,国家铁路直接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累计近万亿元。广泛运用地震预警、防灾减灾等先进技术,加快构建高可靠的现代化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形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6A)、工务检测监测(8M)、供电安全检测监测(6C)、车辆安全监测(5T)、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信号集中监测、通信综合网管等专业综合监测检测体系,建成了自然灾害、异物侵限、地震预警等防灾减灾系统,确保了铁路安全持续稳定。2012年以来,我国铁路安全进入较为稳定的历史时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造成旅客死亡的责任行车事故,2023年中国铁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75%、79%,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铁路。

美国西部经历创纪录高温 部分地区将超过43摄氏度

为民的事没有小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今天,人民群众对治理效能有了更大期待,对为民服务有了更高要求。只有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才能更好激发广大劳动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

回首2023,我们勇立潮头,一个活力的中国在笔触下展开。全年GDP同比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粮食生产“二十连丰”,风劲帆满,踏浪而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上演接力,长空万里,纵看山河;“村超”“村晚”频频出圈,淄博烧烤万人赶“烤”,天南海北相约冰雪,烟火人间,热气腾腾。一幅幅生动的场景汇成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宏大气象。

第七届进博会明天开幕 “尖货”“新品”先睹为快

共商共建的同时,世界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共享。对此,非洲互联网之父、加纳科网董事长尼·奎诺认为,飞速的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发挥作用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应以合作弥合数字鸿沟,共创共享包容网络空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